04-23768128

403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270號9樓之4

專利技轉經驗分享 - 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

臺灣曾經是世界知名的製鞋王國及袋包箱王國,早在1970年代開始,臺灣是全球最大的製鞋基地,諸多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都是MIT,1990年代之後,鞋廠陸續外移,國內廠商利用過去OEM時代累積的技術基礎,積極轉型發展機能性鞋類、高科技鞋材,並投入精密生產機具設計研發。而您知道全臺製鞋廠商最密集的地方在哪裡嗎?中彰投是國內製鞋產業的大本營,超過35%廠商聚集於此,而肩負輔導製鞋產業技術升級任務的法人機構—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亦座落於此地,30多年來成為製鞋產業在人才養成、技術創新的堅強後盾。

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(以下簡稱:鞋技中心)與經濟部下轄的財團法人經營上多有不同,劉虣虣總經理笑稱「鞋技中心是經濟部轄下法人中的異類!」會有此說法,主要是鞋技中心之來自政府的研發經費比例不高,在經營管理上較其他法人更為靈活,在各項研發產出較能直接契合產業需要,產業取得技術後便能直接進入量產階段,在快速時尚的時代中,讓廠商贏得市場先機。此外,鞋技中心也是國內法人機構中唯一設立「觀光工廠」與「體驗生活館」的機構,透過此等產品體驗場域的發展,讓國內外業者、民眾有機會接觸到鞋技中心的研發成果,促成合作機會,更讓鞋技中心研發同仁有機會直接對外接觸,聽取使用者需求,發展更優質的技術。

在本次訪談中,劉總經理與我們侃侃而談鞋技中心的經營理念、技術研發及產業合作點滴,更分享如何在法人機構中透過制度設計,凝聚組織共識、創造高績效的經營成效,讓鞋技中心成為企業技術研發與經營管理的左右手。

定位「生活科技快速商品化的研發中心」,產業商品化最佳幫手

1980年代我國為全球最大的製鞋中心,國內廠商以承接OEM訂單為主,由於鞋業廠商多為中小企業、甚至是家庭工廠,企業規模與資源有限,對於技術研發、人才培育、產品檢測等需藉由外部資源予以協助,方能快速發展。鑑此,1985年由臺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興建製鞋訓練中心,培育製鞋人才,此機構為鞋技中心前身。1991年經濟部工業局鑑於製鞋產業技術需求與經營輔導需求大,與臺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合資成立「鞋類設計暨技術研究中心」,從事鞋類設計、相關製鞋設備、製程改善及各項材料配方的研發,同時也協助業者從事各項檢測、人才培訓,提升我國製鞋產業技術層次。

大量仰賴人力投入的製鞋業,1990年代後期不敵中國大陸人力成本低廉的競爭,業者紛紛逐漸外移,鞋業漸漸凋零;進入21世紀之後,隨著全球運動休閒風潮興起並重視時尚,於2003年鞋技中心轉型為「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」,配合政府發展鞋業及運動之策略,從事鞋類、袋包箱、運動休閒及照護輔具等創新設計與產業輔導;並將鞋技中心定位為「生活科技快速商品化的研發中心」,提供產品創新設計、生產技術、材料研發及檢測認證,協助產業進行經營管理規劃、人才培訓、知識服務、行銷體系發展等活動。

劉總經理表示,目前鞋技中心主要以鞋品、袋包箱、運動休閒及照護輔具四大產業之科技應用技術發展與產業輔導為主。在鞋品科技上,協助企業進行機能性材料開發、足部力學工程分析、鞋品設計及組件應用技術與科技化行銷為主;在袋包箱服務上,則主攻材料應用、流行包款設計、印花設計與客製化品牌行銷推廣等;在運動休閒領域,則從機電整合、材料應用等領域出發,且利用資訊科技增添運動趣味;在照護輔具技術發展上,則發展銀髮族、身障者之各種輔具,透過機電整合、資訊系統、外觀美學設計,增加輔具的使用便利性與美觀性。

在鞋技中心的經營上,劉總經理提到,一般經濟部設立的法人單位,在經費上主要以政府科專或各項政府委辦案為主,但鞋技中心在經費籌措上,每年之政府經費收入占總經費的5成以下,經費以「自主營運收入」為主,所以在研發上力求精準對焦產業需求,讓鞋技中心的研發成果,可直接為企業利用,透過技術移轉便能開始進行量產,無須再額外花費時間與人力進行商品化,讓鞋技中心真正成為產業的研發中心。

至於,面對產業外移中國大陸,鞋技中心是否會憂心產業直接與中國大陸研究機構合作呢?劉總經理認為,鞋技中心與企業合作最大的優勢在於「誠信」,值得產業信賴,各項委託案不可能發生技術外流的情事;若是在中國大陸,為避免委外研發或合作風險,臺商在技術研發上,仍會以臺灣的研究機構或學術單位為主,先取得專利或技術移轉,這也是鞋技中心與中國大陸科研機構競爭上的最大優勢。

企業化經營手法,同舟共濟創技轉服務好口碑

在鞋技中心的經營管理上,如何激勵同仁創新研發,且深入產業服務,帶動產業技術升級呢?劉總理笑說,鞋技中心是小法人,諸多經營管理作法與資源充沛的大法人迥異,希望打造有「尊嚴」的工作環境,讓同仁們快樂地、有效率地工作,同時在這樣的氛圍中,同仁也願意積極投入研發工作與產業服務等,在產業中立下好口碑。

劉總經理表示,「研發/技術人才」是鞋技中心不可或缺的資產,所有中心的營運都仰賴研發人員的投入,方能不斷有技術產出,且能服務產業。因此,在人員管理上,鞋技中心希望營造出有「尊嚴」的氛圍,只要同仁年度考績優等,或認為可以達成個人年度績效考核標準便可;在績效考核與調薪上,劉總經理打趣地說,20年前某組織有年度固定調薪的制度,資深的行政助理居然可以比碩士學歷的研發工程師高,這樣的景象如何能為組織留才呢?所以他也叮囑各部門主管,加薪時以「研發/技術人員」為主要對象,讓研發同仁獲得合理的待遇,樂意在鞋技中心發展;另一方面,對於績效不佳的同仁,鞋技中心也會採取資遣的作法,讓鞋技中心全體同仁都可以積極的面對工作、不懈怠。

此外,鞋技中心在組織與人員配置上,再創一項法人新紀錄,行政人員僅占整體員工數的3%左右,且未設立專利或技術移轉專責單位,負責產業服務業務。劉總經理提到,鞋技中心200多名員工,但行政人員僅有7人,其餘員工均為研發或業務人員,在這樣配置下,研發單位的同仁在專利申請、技術移轉、產業輔導上均需自立自強,行政單位僅負責協助處理必要的行政作業,降低管理費用的支出,讓中心的營收真正運用在研發單位上,創造最大的研發與經營績效。

聚焦需求之研發成果,技轉後立即商品化

鞋技中心所輔導之製鞋、袋包箱產業,在全球化的競爭下,面對中國大陸、東南亞等地廉價成本的激烈競爭,國內產業最需要的是迎合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,在商品設計與技術上迅速突破,方能與低價產品一較高下;至於運動休閒與照護輔具領域,市場產品則相當成熟,需要的是應用型的新科技注入,創造產品附加價值與方便性,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願。

根據鞋技中心觀察,由於國內製鞋、袋包箱、運動休閒及照護輔具產業之廠商規模偏小,在資金與人才資源相當有限,面對全球化競爭,在商品設計研發、技術突破上均需外部資源的注入,而服務產業30多年的鞋技中心便成為產業尋求技術支援的最佳選擇,近年產業對於鞋技中心技術之依存度不減反增。同時,也由於此等產業在技術人才、技術設備之投入有限,在產業輔導上鞋技中心與一般研究型法人單位有所不同,力求各式研發成果,都可以直接被技術移轉廠商立即商品化,無須再花費多餘時間與人力進行商品化的實現。

劉總經理表示,鞋類、袋包箱產業商品生命週期短,若企業取得技術後還需考量如何量產、商品化,便會錯失市場先機;因此鞋技中心透過參展與網際網路大量蒐集市場資訊,找出市場近期可能需要之技術缺口,讓研發走在市場潮流前頭,並於研發過程中留下各項紀錄,一旦產業提出技轉需求,完成技術移轉簽約後,業者便可將取得鞋技中心專利使用權與技術,立刻投入量產,搶占市場。

在這樣的產業需求下,鞋技中心也是目前研究型法人中唯一設立有「鞋類快速設計打樣中心」及「袋包箱快速設計打樣中心」的單位,讓供應鏈上、中、下游廠商獲得「一條龍」式的輔導,應變市場快速的變化,持續創新商品設計。

劉總經理驕傲地說道,鞋技中心這樣契合產業的輔導模式,是現階段國內其餘法人難以做到。另一方面,劉總經理也提到之所以有這樣的經營作法,也是因為鞋技中心承接政府委辦案之收入比例不若其餘法人高,因此較不會受政府委辦案KPI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,關鍵績效指標)的束縛,在經營上自由性高,可以更貼近產業的實際需求發展技術,而同仁們也有此共識,在技術發展上聚焦於產業需求,以完成更多技術移轉案,提升產業競爭能量,也為鞋技中心注入新營收,創造雙贏的局面。

靈活專利布局,周全保護技術及營業秘密

鞋技中心研發之技術領域相當多元,除區分四大領域外,每一產業領域中又有不同的次領域技術產出,因此在研發成果保護上,會依據產出技術特性,透過營業秘密或專利進行保護。

劉總經理以臺灣傳統四大工程領域的技術保護為例,說明不同技術產出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保護。他說,在化工、機械、電機、土木這四大工程領域中,化工領域的技術從外觀是難以得知的;機械領域的技術,明眼人可以立刻判斷看到它的機制;而電機則介於化工與機械中間,以晶片、封裝可以進行稍微保護;土木也是保護性較低的領域。

而鞋技中心產出技術廣泛,從材料、機構、電機、資訊技術、外觀設計等等相當多元,在鞋品、袋包箱及運動休閒的「材料」就如同化工領域,即使人們得知其組成成分,若無法掌握配方的比例、製程及各項溫濕度等參數,便很難製作出相同品質的材料,此類技術透過「營業秘密」保護是最佳的作法,而鞋技中心也因為執行政府委辦案比例較低,因此不用受專利產出數量KPI的限制,便無須將研發成果申請專利,向外界揭露技術內容。在以機電整合為主的運動休閒及照護輔具產業,便需要透過專利進行保護,若能以美國、歐洲專利加以保護,防禦效果更佳,可降低技術被抄襲,或發生智權爭議的可能性。

在專利申請的必要性上,鞋技中心則會斟酌產業的技術需求性與市場價值。一般而言,若是廠商委託的專案,廠商若是提出需要有專利進行保護,鞋技中心便會依據技術特性,提出專利申請保護;劉總經理不諱言地表示,以鞋材技術為例,技術重點在於配方、製程、溫濕度、壓力等關鍵點,因此廠商也不會希望該項技術透過專利進行保護;若是鞋品結構或自動化設備與製程,便需要有專利進行保護。因此在技術保護上,研發人員也會斟酌技術特性與可專利性,採取合適保護措施,以保障產業承接技術的意願與權益。

研發單位承擔技術擴散、智權保護重責

一般而言,法人機構多設立有專責專利或技轉單位協助研發團隊進行市場推廣、智財申請與管理,在鞋技中心這樣的組織結構中,研發單位如何做好技術移轉、產業輔導與研發成果保護呢?

劉總經理提到,中心的每一個同仁的工作目標明確,因此在研發過程中,都會思考後續如何能與產業鏈結,將技術真正落實到產業應用。鞋技中心在技術推廣上,每年均會參與鞋品、運動休閒、輔具等諸多專業性展覽,透過此等展覽除了收集全球技術與市場情報外,更可直接觸及目標客戶,聽取產業需求,提升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,並以此作為技術研發的參考方向;在投入技術研發前,研發人員會先行進行專利前案檢索,或是商請專利事務所協助檢索專利,確認該項技術之專利布局現況,且著手進行專利申請準備,並判斷技術可進行布局的方向,提出專利申請。

在技術申請專利保護的過程中,多年來鞋技中心藉由各申請案的申請過程,也逐步掌握各專利事務所專精的技術領域與服務品質,當有新的技術構思時,便委請專利事務所進行專利申請事宜。對於專利事務所的評選,劉總經理也有一套評估方法,他提到藉由智慧財產局的核駁理由與次數,便可知道該事務所在該領域的專業度,若是專業水準不足,便會列入合作黑名單中並公告予研發單位知悉。

另一方面,劉總經理認為研發人員對於自己發展的技術是最佳的代言人,在技術推廣與產業輔導上,目前廠商委託案占比高,通常由研發單位自行與廠商接洽,就技術規格進行定義,並完成專案執行。在技術合作過程中,若有專利衍生,則可視廠商對於專利的需求性與出資比例,協助進行專利申請,或由廠商擁有專利權。若是廠商不願技術曝光,鞋技中心亦會依據廠商需求及個案狀況,與廠商簽訂保密合約,明訂保密範圍、保密期限與罰則等,確保技術在研發過程或上市前無機密外洩之疑慮。至於,鞋技中心自主研發的各項技術,則透過參展、成果展、技術發表說明會等方式增加技術曝光度,增加產業對於新技術的瞭解,促成技術移轉合作。

多元技術研發,「做到好、做到位」,技術移轉不擔憂

鞋技中心在組織權責分工上較為獨特,是否在技術移轉上也有異於其他法人的作法呢?在研發與技術移轉的實務上,劉總經理分享了「智慧羽球發球機」的成功案例。

劉總經理提到,中心原本意欲發展網球發球機,因此與國內某碳纖球拍廠商商談合作可能性,但該公司負責人的哥哥曾經是國家羽球隊的國手,便希望鞋技中心挑戰「羽球發球機」的研發,而研發團隊也不負眾望,成功設計出全球首創的羽球發球機,並與多位國手進行經驗交流與測試合作,讓發球機可自動發出多種球路、左右轉向,且可自由設定發球頻率與速度,提升羽球訓練的成效。在智慧羽球發球機研發同時,研發團隊也申請多國發明專利進行保護,保證技術研發成果。而研發完成後,鞋技中心也進行技術推廣,現階段已將專利授權予業者,並提供發球機主結構、控制面板、控制器等完整結構設計與打樣,讓業者可直接開產線量產,並預計於今年上市銷售。

由於鞋技中心面對的產業,在研發量能上較為不足,故在技術移轉與產業輔導上,鞋技中心以「做到好、做到位」的完整服務為目標,廠商無須擔心技術取得後,無法完成商品化、上市銷售。在這樣的專業輔導下,鞋技中心與產業合作時,對於各項合作案均採取一次性收費,讓雙方無須在銷售過程中,再行分心處理授權金計算事宜;若後續廠商對於技術有進一步的改良想法時,研發人員便會逐一記錄,並另開新案進行研發改良與技術移轉。

此等合作模式,與鞋技中心長久合作的廠商均已建立良好默契,在授權方式、授權金支付等較少有異議;對於初次合作的廠商,鞋技中心則利用小型合作案試水溫,瞭解彼此、建立默契。至於,與廠商洽談合作的過程中,研發人員是否有可能將技術外洩的情況?對於此點,劉總經理相當有信心,認為鞋技中心的研發人員都能將分寸把握得相當好,也瞭解若技術外洩便會喪失合作良機,影響個人年度績效與中心年度營收,因此均能做好技術保護。

根據鞋技中心統計,近年在技術移轉及產業服務上,每年與業者合作的件數大約都在130多件,主要集中在鞋類/袋包開發、機電產品開發及商業服務三大類,此三大類各約佔合作件數的二成五左右,其餘則另有材料開發及行銷服務各占一成多;在這些與產業界合作的案件中,鞋技中心除了針對業者需求提供對應的服務外,也會依據廠商特性或委託內容,協助業者爭取各項政府輔導資源或研發補助,讓業者可以在技術、商品及經營發展上取得更多資源,提升公司經營能量。

結合多元最新技術,敏銳時尚,創意升級

鞋技中心以「生活科技快速商品化的研發中心」自居,在技術發展上相當多元,主要在輔導業者將現有的鞋品、袋包箱、運動休閒及照護輔具產品搭配創新科技應用技術,提升產品功能性、便利性等附加價值,滿足各類終端消費者的需求。在各領域技術發展上,茲說明如下:

    1. 鞋品科技

      在鞋品科技上,面對全球自動化製鞋潮流的來臨,協助廠商導入創新服務與智慧生產流程是現階段的重點任務;此外,劉總經理認為除了自動化技術外,臺灣製鞋產業業者韌性十足,彈性變通能力強,且在製鞋過程中尚有部分工序無法以機器全面取代,加上臺灣在機能材料發展上相當先進,因此製鞋產業仍有相當的發展優勢。

      在此前提下,鞋技中心在鞋品科技上,著重在「機能性鞋材開發」上,並設立有高分子加工實驗室,可協助製鞋業者發展各種發泡加工技術、混煉加工與成型技術、橡膠複合材料加工、及接著處理技術等各高分子複合材料改質加工,讓鞋品可以達到減震、抗衝擊、耐磨、防水等等功效,同時在技術發展過程中進行專利申請,進行技術保護,使技術轉入產業應用時,可獲得專利保障。此外,在環保的趨勢下,鞋技中心也投入環保回收鞋材應用技術發展,讓製鞋過程的底邊腳料回收再製,或利用澱粉發展新型環保材料,讓鞋品降低使用石油能源的需求,達到工業減廢的目的。

      其中,在輔導產業部分,鞋技中心設有「鞋類快速設計打樣中心」,該中心有資深製鞋師傅、設計師與先進的製鞋設備,讓新銳設計師或中小企業,有設計構想時,便可與製鞋中心設計師與製鞋師傅商討,將創意轉化為實體;而鞋技中心長期來建置有大量的足型資料庫,也積極開發不同功能性、素材、樣式之各式鞋類,讓業者作為鞋品設計之參考,讓國內業者的鞋品設計可快速開發,在時尚圈搶攻市占率。

      在提高製鞋業科技化上,鞋技中心也輔導多家業者發展虛實整合、客製化商品等創新營運模式等,透過遠端服務系統、線上線下整合、影像識別應用、虛擬試穿技術、智慧貨架等技術引入,讓製鞋產業可以透過資訊科技應用,跟上全球自動化製鞋的風潮。

      此外,在技術與研發成果推廣上,鞋技中心除透過參展與技術說明會進行技術推廣外,成立觀光工廠與消費者進行第一線接觸,讓民眾與業者可以瞭解鞋技中心的技術發展成果,同時於實際場域中進行各項體驗。在2011年7月鞋寶觀光工廠正式成立,成為全國第一家由經濟部財團法人營運且通過評鑑的觀光工廠,此觀光工廠也成為鞋技中心技術擴散的重要管道之一,讓業者可以看到研發實品,提高與鞋技中心洽詢技術移轉與專利授權的興趣。

    2. 袋包箱服務

      過去,臺灣曾經為世界袋包代工的王國,累積了深厚的技術基礎,面對快時尚時代,臺灣袋包箱業者必須有敏銳的時尚嗅覺,運用科技快速開發商品,方能創造少量多樣、客製化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商機。

      而鞋技中心在帶領袋包箱之設計與素材運用上,則走在產業前端,提早數年時間蒐集市場未來可行、流行的材質與樣式資訊,並實體設計發展,當業者堅強的設計後盾;此外,鞋技中心也嘗試將毛線、竹藍、紙類編織的技法運用到袋包箱中,發展新的素材、或混搭各類素材,發揮商品創意特色,讓業者在商品上有更多的選擇。而各項設計研發成果,業者若有技術移轉需求時,便可直接指定樣式,進行商品設計的微調,取得各式製作與打版資訊,快速開模生產商品化,上市銷售。在這項服務上,鞋技中心多年來也與協助國內知名小學生書包業者,開發書包及周邊商品版型、素材,讓業者可以降低研發、設計的成本,於取得開發樣版後,依據市場需求進行商品調整,在市場上推出多樣性的商品,吸引消費目光。

      除了袋包箱產業的委託開發案外,為了培植我國袋包箱產業,解決開模、打樣高成本的難題,鞋技中心設立有「袋包箱快速設計打樣中心」,讓個人工作室或自創品牌的業者。在袋包箱快速設計打樣中心中,有設計師、版師等專業人員協助,當創作者在有創意構思之際,便可透過該中心協助打樣,讓構想實體化,甚至可進行小量生產,讓創作者以較低的成本,測試商品的市場接受度。

      在袋包箱技術領域中,鞋技中心除帶領產業不斷嘗試新素材與技藝工法,打造創意生活商品與時尚商品外,也相當重視人才的孕育,2016年鞋技中心在高雄成立全臺首座袋包主題館—袋寶觀光工場,除了進行鞋技中心袋包箱技術推廣外,也邀請袋包創作者進駐觀光工廠,提供其技術、設備、培訓講座等支援與活動,活絡南部鞋包創作的風氣,為帶動國內袋包箱產業技術創意升級。

    3. 運動休閒

      在運動休閒領域,除了運動休閒器材發展外,鞋技中心也透過材料應用、物聯網科技讓健身產品具備多功能性,而羽球發球機便是運動休閒產品創新研發的成功個案。

      劉總經理提到,健身房中的運動設備,諸如:跑步機、健身車、交叉機等器材種類,因為人們慣用,數十年來並無太大的改變,能有所變化的便是功能的改善,例如:鞋技中心發展的個人化運動建議系統,便是蒐集運動者的生理數據與運動記錄後,給予適當的個人運動建議,輔助健身房教練精準掌握每位運動者的運動概況,提高健身效果。

    4. 照護輔具

      在照護輔具發展上,鞋技中心則以機電整合、智慧回饋控制技術為主,而目前感測器與物聯網技術成熟,鞋技中心也在多項商品上加入感測裝置,並透過物聯網蒐集使用者的生理數據,讓高齡者或行動不便者在生活上獲得更佳的照顧。

      至於在醫機電整理上,鞋技中心則協助業者發展照護用爬梯機,以往此類商品均需仰賴進口,價格高昂、且維修困難,因此便有業者希望可以發展爬梯機,降低行動不便者照護人員的負擔,在此一個案中,鞋技中心發展了「輪桿式爬梯機」,協助業者進行設計、開發及打樣,並進行各項功能測試,確認產品能夠具備便利性與安全性,讓照護人員與被照顧者可以安心無虞使用產品。

      在照護輔具領域,鞋技中心也成立「銀鶴生活館」針對銀髮族生活起居照護設置體驗館,甚至透過輔具讓常人關節或肢體活動受限,體驗高齡者在生活起居上的不便,並將生活館區分為戶外、玄關、客廳、臥室、廚房、閱讀、衛浴等區域,在其中設置各項虛實整合的照護輔具,使廠商或參觀的民眾體驗如何在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上各方面照顧高齡者的生活品質,而這個生活館也成為大專院校各院校發展高齡照護計畫的取經對象,讓有意投入高齡照護的業者可以透過實際場域,構思各項照護計畫,與鞋技中心合作發展各項輔具商品。

總結

為臺灣製鞋、袋包箱、運動休閒及照護輔具產業貢獻30多年的鞋技中心,隨著社會形態與科技的變化,化身產業外部研發中心,以直接、完整的方式帶領產業跨越技術門檻、快速商品化,填補企業資源不足的缺口,讓我國產業得以發揮創意、結合新科技,於全球市場與競爭者一較高下,對於產業技術升級貢獻良多。未來鞋技中心仍將專注於法人研發任務,擴散技術成果,並強化產業資源連結,讓小而美的製鞋、袋包箱、運動休閒與照護輔具業者得以提升經營管理能量,與世界潮流擦出火花。

 

Source by:智慧財產局專利商品化教育宣導網

Post on 2018.09.05